亚洲明星网www.asiacool.com 一则迟了五年的讣闻,近期在港剧迷的圈子里掀起涟漪——据港媒报道,TVB资深演员凌汉已离世至少五年,这个在银幕上留下逾200个角色的“熟面孔”,以一种沉默的方式告别了他耕耘半生的演艺江湖。当《唐伯虎点秋香》里的教书先生、《创世纪》中的商界元老这些经典形象在脑海中闪回,人们才惊觉,那些年陪伴我们追港剧的“背景板”,早已悄悄落幕。
凌汉的演艺生涯,是半部香港影视的发展史。上世纪50年代入行的他,起点并非幕前——作为邵氏影业的编剧,他曾在文字背后勾勒光影故事,这种“笔杆子”经历,让他比旁人更懂角色的内核。转战幕前后,他没有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,却用扎实的演技,在每一个小角色里站稳脚跟。从粤语长片的市井小民,到TVB金庸剧里的武林耆宿,再到时装剧里的职场前辈,他的戏路如同香港影视的题材版图,横跨武侠、喜剧、商战等诸多领域。
“没有小角色,只有小演员”,这句话在凌汉身上得到完美诠释。在周星驰的经典喜剧《唐伯虎点秋香》中,他饰演的教书先生戏份不足三分钟,却凭一句“我左青龙,右白虎,老牛在腰间,龙头在胸口”的台词,与周星驰的对手戏擦出火花,成为影片中令人过目不忘的笑点担当。而在《天地男儿》《创世纪》这类商战大剧中,他又褪去喜剧色彩,饰演的商界老臣西装革履,眼神里藏着商场沉浮的沧桑,一个颔首、一次皱眉,都透着老戏骨的功力。
金庸剧的粉丝对凌汉的脸更不会陌生。1996年吕颂贤版《笑傲江湖》里,他是衡山派的定逸师太;2001年吴启华版《倚天屠龙记》中,他又化身武当派的玄真道人。这些角色名字或许鲜有人记清,但他身着古装时的气度,或慈眉善目或不怒自威的神态,都让金庸笔下的江湖更显真实。在TVB的片场,他有“百搭演员”的称号,无论对手是周润发、刘德华这样的天王,还是初出茅庐的新人,他都能精准接戏,用细节让对手的表演更显自然。
与荧幕上的“存在感”形成反差的,是他生活中的低调。港媒对他的报道寥寥无几,除了作品信息,几乎找不到私人生活的痕迹。这种“戏红人不红”的状态,是无数TVB“黄金绿叶”的常态——他们拿着不高的片酬,却在简陋的片场里反复打磨台词,在炎热的夏天裹着厚重戏服拍戏,用数十年的坚守,撑起了港剧的“血肉”。凌汉去世五年才被曝光的消息,恰恰印证了这份低调,他从未用私生活博眼球,只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在角色上。
如今再回看凌汉的作品,会发现他的角色里藏着几代人的青春记忆。深夜追《创世纪》时,他的戏份或许让你更懂商战的残酷;周末看《唐伯虎点秋香》时,他的表演又能让全家捧腹。这些角色如同散落的拼图,拼出了港剧最辉煌的年代——那个时候,主角光芒万丈,配角也各有风采,每一个演员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。
“戏比天大”,这四个字是凌汉那代演员的信条。他没有留下惊天动地的传奇,却用200部作品证明了“平凡的伟大”。当我们为迟来的告别惋惜时,更该记得:正是因为有凌汉这样的“黄金绿叶”,港剧的江湖才如此鲜活。如今,他的身影已定格在光影中,但每当我们重温那些经典剧集,他就会带着熟悉的神态出现,继续诉说着香港影视的温度与力量。这,或许就是演员最好的归宿。